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2019年4月、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五年来,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着力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江西民政”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江西民政这五年——各地发展成就巡礼”专题报道,展示各地民政部门推动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砥砺奋进新征程
续写庐陵民政新篇章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近年来,吉安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不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吉安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作为全国4个、中部地区唯一示范方案在全国推广;城镇脱贫解困标准化试点获全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项目;市社会救助中心荣获省政府表彰“江西省社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翻开五年的“幸福账单”,让弱者看到生活的希望,让老人孩子得到全周期关爱,让移风易俗深入人心,正是吉安民政心系民生,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增添的一抹亮色。
托稳“一困一残” 构筑社会保障坚实防线
针对“一困一残”重点群体,吉安市建立了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逐年提高救助标准。2024年全市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935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15元,较5年前分别增长395元、330元。
不仅在救助标准上“随行就市”,在帮扶举措上吉安市也锐意创新,建立健全了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力推动了社会救助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从“温饱救助”向“温暖救助”提升,从“单一救助”向“综合救助”发展。
“孩子读书和继续治疗的费用有了保障,我们对以后的日子也多了一份期望”。永新县才丰乡困难群众朱英华感慨地说。朱英华的长子罹患白血病,虽然政府帮其办理了低保,但高昂的医疗费用仍令朱英华如巨石压心。民政部门通过链接慈善资源,为其及时解决了燃眉之急,有效阻断了因病致贫、返贫的恶性循环。
积极推进了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高效衔接,吉安市探索社会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机结合,打造“社会救助+慈善帮扶”民心品牌,实现慈善帮扶对政府救助的有效补充,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质效。
而在关爱残疾人方面,吉安市严格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年发放资金1亿多元,有力保障全市5.9万困难残疾人和6.5万重度残疾人。同时,以社区为依托,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吉水县文江社区获评全国“残疾人之家”。
呵护“一老一小” 共建朝夕美好幸福港湾
10月21日,青原区璋塘村“一老一小幸福院”里,6岁男孩梁昌建和小伙伴们正在“童伴妈妈”刘三兰的带领下,做手工玩游戏;退休20余年的梁必焕则在棋牌室内和志愿者聊着天、下着棋,现场一派其乐融融的欢乐场景。
“一老一小”是生命两极的温暖守望。吉安市以国家“一老一小”试点城市为契机,成立了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领导小组和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养老托育工作纳入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予以推进。
为不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质量和水平,吉安市一方面在每个县(市、区)建设了1—2个集托育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文体活动、亲子爱幼一体的社区服务中心,打造“托育+养老”“朝夕相伴”融汇服务新场景;另一方面,创新拓展医疗+养老、医疗+托育、医疗+康养等融合服务模式,推动医疗与养老托育深度融合,打造“老与幼融汇”服务场景。
以“数字化”城市建设为契机,吉安市还充分利用养老托育数字化平台,推进“一老一小”智慧赋能。其中,建设智慧养老院,逐步应用了安全监测、健康咨询、紧急救护等智慧助老服务;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平台,开发了托育科学育婴、养育公益课程、父母课堂等互联网直播互动式家庭育儿服务。
通过举办培训班、委托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养老机构自办职业培训等方式,吉安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养老服务人才定向培养计划,每年培训养老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千余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护理、托育管护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改革“一红一白” 激发风俗习惯文明新生
11月2日,万安县举办2024年“囍爱万安 共赴幸福”集体婚礼暨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展演活动。11对新人在浓浓的中式浪漫中,圆满完成集体婚礼。
“这个活动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追求爱情的真情实感,不仅我们自己很满意,家人、朋友也都很赞同。”活动现场,准新郎李军道出了所有新人的心声。
近年来,吉安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定不移、积极稳妥、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开展对高价彩礼、铺张浪费、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的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场所提质工程,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均已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和独立的颁证大厅,提供延时错时、网络预约、电话预约等服务。
为向全社会传递文明向上的婚俗文化,吉安市还大力推进结婚颁证进公园、进景区,建设婚姻登记户外颁证基地16个,并在元旦、七夕、国庆等节日,举办新人乐于接受、富有纪念意义的集体颁证、集体婚礼等活动。仅今年就举办集体婚礼和集体颁证64场、相亲交友活动28场、“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主题宣传活动13场。
为持续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吉安市还完成了民政首部地方立法《吉安市殡葬管理条例》,出台了《吉安市生态安葬管理实施办法》。
“一红一白”不仅仅是种仪式,更是文化的烙印。吉安市积极倡导与时俱进,将传统之美与时代精神相融,引领了一场习俗变革新浪潮,形成了更加开放包容、文明进步的新时代社会风貌。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下一步,吉安市民政局将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切实把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落到实处,全力以赴润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贡献民政力量。